近日,世界艾鄉資訊-家住友誼路的張麗柔(化名)愁眉苦臉地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皮膚科診室就診,她告訴醫生身上癢得不行,醫生檢查發現張女士的臍周和骶尾部有大片的紅斑,干燥、脫皮,并且皮疹有向周邊擴散的趨勢,詢問之下得知是用了網購的艾灸貼所致。
據張女士介紹,前段時間她去看了中醫,醫生說自己體內濕氣比較重,服了幾幅中藥后,她嫌煎藥麻煩,聽別人說艾灸貼可以起到排濕排毒的作用,就在某購物網站上花三百多塊錢買了一套艾灸貼,每天睡前貼在下腹部和腰背部。貼了兩次后,她發現局部皮膚出現了發紅、瘙癢的癥狀。一開始她以為是體內排出濕氣的表現,于是繼續使用艾灸貼。直到5天后皮膚越來越紅,瘙癢難忍,才趕緊到醫院就診。接診醫生劉穎科向張女士解釋,她目前皮膚出現的癥狀并不是體內濕氣排出的癥狀,而是接觸性皮炎的表現。
和張女士情況相似的還有家住浦沅的周雷(化名)。周先生最近因為工作勞累導致腰痛,于是自行購買了艾灸貼來治療,結果腰痛沒緩解,腰背部皮膚卻癢得讓人坐立難安,不得已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皮膚科進行就診。醫生檢查后發現,周先生腰背部的皮膚存在大片紅斑、腫脹,境界清楚,局部可見糜爛、滲液。和張女士的情況一樣,也是自行使用艾灸貼治療后出現了過敏反應并導致了嚴重的接觸性皮炎。
劉穎科介紹,接觸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接觸外源性物質,刺激皮膚或引發過敏反應所致。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刺激性接觸性皮炎通常由接觸刺激性或毒性物質引起,比如強酸、強堿,造成皮膚粘膜的破壞損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由于接觸過敏原所致,屬于IV型變態反應,致敏物質本身無刺激性或毒性,初次接觸時不出現過敏癥狀。當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后,在24-48小時內出現發紅、腫脹、瘙癢等過敏癥狀。
常見的接觸性皮炎的致敏物質有那些呢?劉穎科介紹,比如頭面部接觸性皮炎可由染發劑、化妝品、眼鏡架等造成;腋窩常見的致敏物質有止汗劑、脫毛膏等;軀干、四肢致敏物質有金屬扣、止痛膏藥、手表、手鏈等。
每年皮膚科都會收治不少因使用膏藥、偏方不當引發的接觸性皮炎患者,有些嚴重的甚至導致了局部長水皰、皮膚潰爛、感染,讓自己花了錢又遭罪。劉穎科提醒廣大市民,艾灸是祖國醫學的傳統治療手段,但是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對癥下藥,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建議大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最好不要自行購買、使用非正規廠家的商品,另外,在使用艾灸貼或膏藥后,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甚至紅腫、滲液等表現,應停止使用,盡早到醫院就醫治療。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 劉穎科 陳穎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