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藥行業的喜訊
2023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個關于中醫藥的重要文件(國辦發〔2023〕3號):《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這個文件確定中醫藥的建設目標是加快中醫藥服務體系、政策機制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壯大中醫藥人才隊伍、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世界艾鄉資訊-中醫藥要成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這個方案細化確定了八個振興建設工程,這是中醫藥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消息。
中國目前有34所中醫藥大學,包括24所本科大學和10所高職院校,所有本科大學均以“省或市+中醫藥大學”命名,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等。
河南南陽是“醫圣”張仲景故里。1985年,出身于六代中醫世家的趙清理在仲景故里南陽創辦了張仲景國醫大學。自建校以來,以研究仲景學說為重大課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93年,經教育部批準南陽地區行署將張仲景國醫大學并入南陽理工學院成為國醫國藥系。2006年,更名為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
2018年12月27日,張仲景國醫大學恢復重建研討會在鄭州舉行。2019年6月12日,南陽市委常委會議曾明確提出“要把恢復張仲景國醫大學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2020年4月10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便包括“支持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
2021年12月,張仲景國醫大學新校區、 南陽市中醫院新院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I建中的張仲景國醫大學位于河南省南陽市,由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等教育教學資源整合籌建。張仲景國醫大學新址在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占地3000畝,一期1000畝。
2023年3月18日,南陽市委、市政府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為張仲景國醫大學(籌建)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和張仲景實驗室(籌)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張伯禮院士始終心系南陽,多次蒞宛指導,為南陽傳承弘揚仲景文化、發展中醫藥產業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
從前的語文書上,還曾經收錄過一篇關于神醫扁鵲的文章——《扁鵲見蔡桓公》,后來這篇文章卻被從語文課本中刪除了,扁鵲也被移出歷史教材。華佗因為編寫的醫書已經失傳,所以也被移出教科書。中國國醫的歷史被淡化了。
上醫醫國,古代著名國醫們都有什么開掛的精彩人生?本文就來回顧一下。
二、上醫醫國其次疾人——春秋名醫醫和
醫和,春秋時秦國良醫。醫為職業, 和是名字。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的左丘明所撰?!秶Z》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該著作記錄范圍為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64年),下至春秋戰國之交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前后約五百年?!秶Z》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國語·晉語·醫和視平公疾》: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和視之,出曰:“不可為也。是謂遠男而近女,惑以生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不生,天命不祐。若君不死,必失諸侯?!壁w文子聞之曰:“武從二三子以佐君為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內無苛慝,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對曰:“自今之謂。和聞之曰:‘直不輔曲,明不規闇,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嶙硬荒苤G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寵其政,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蔽淖釉唬骸白臃Q蠱,何實生之?”對曰:“蠱之慝,谷之飛實生之。物莫伏于蠱,莫嘉于谷,谷興蠱伏而章明者也。故食谷者,晝選男德以象谷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谷而食蠱也,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夫文,‘蟲’‘皿’為‘蠱’,吾是以云?!蔽淖釉唬骸熬鋷缀??”對曰:“若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之殃也?!笔菤q也,趙文子卒,諸侯叛晉,十年,平公薨。
翻譯一下大意為:
魯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晉平公生病,向秦國求醫。秦景公派醫和去給他治病。診病以后,醫和對他說:“你的病不能治了。這就叫親近女色、病如蠱癥。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飲食失調,而是因為迷惑于女色而喪志。輔佐你的良臣將要死去,老天爺不再保佑晉國了。你就是不死,也要失去諸侯們的擁戴?!睍x平公說:“女人不可親近嗎?”醫和回答說:“應該有節制”。
趙文子聽了醫和的話,便說道:“我趙武和晉國的幾位公卿大夫們得以輔佐國君成為諸侯盟主,至今已經八年了。國內沒有兇惡的暴政,外面諸侯們也沒有二心。你為什么還說‘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醫和回答說:“我是在預言即將發生的事。我聽說‘正直的人不輔助偏邪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不為暗昧迷惑者謀事。巨木不長在高險的位置;松柏不生在潮濕的地方’。趙文子你不能直諫君主、使其不被女色迷惑,竟使君主生出這些病來。而你還不知自退,反以自己的政績為榮。八年的時間就夸說已經很長了,怎么能保住國家長治久安呢?”
趙文子說:“醫生還要管到國事上來嗎?”醫和回答說:“上等的醫生可以治國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我醫官本來也是一個官呀!”文子又問:“晉平公還能活多久呢?”醫和回答說:“如果諸侯繼續擁護他當盟主,他最多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當盟主,他也活不過十年;超過十年以后,晉國必有大災難?!本驮谀且荒甑氖?,趙文子便死了,諸侯也開始背叛晉國,擁立楚國為盟主。魯昭公十年,晉平公也去世了。此后,晉國的國勢便每況愈下,直到最終被三家瓜分,連名字都從春秋歷史上消失了。醫和的預言一個個全都準確的兌現了。
在醫和對晉平公的談話中,除了仔細的解釋了“蠱”病的各種含義外,他還使用了陰陽、四時、五行、五聲、五色、五味、六氣等等中醫病因學和診斷學的概念,對后世中醫有關的理論發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春秋時期秦國名醫醫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氣病源”的病因學說,該學說是“六氣以陰陽為綱,而淫生六疾統于陰陽”,被后世稱為病因理論的創始者。
三、國醫之祖——全科醫生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310年 ),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む|人。
扁鵲曾居住在中丘蓬鵲山九仙洞(在今河北內丘縣西),從師于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
公元前361年之后,秦越人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當地人民很重視婦女,所以他便做帶下醫(婦科醫生)。因此,他的威望就更高了。
后來他又取道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之伏道社,渡黃河經長清(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于公元前357年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在這里發生了著名的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
秦越人等離開臨淄后,于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在大梁時,他曾見過魏國的國王魏惠王。公元前350年,他們一行到達秦國的都城咸陽。以后又回大梁。
在公元前355年前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里行醫。大約于公元前317年,他們又取道周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聽說當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曾為“耳目痹醫” (五官科、瘋科醫生)。后來他們又向咸陽而去。
公元前310年,扁鵲再度來到咸陽,因咸陽的人民很愛小兒,所以他就做了“小兒醫”。扁鵲及其弟子不辭艱辛,行程四千余里,周游列國,濟世救人;他們“隨俗為變”,成為醫、藥、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藥,也不見好轉,并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藥,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后,擔心扁鵲日后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虢國太子起死回生
一次扁鵲到了虢國,聽說虢國太子暴亡不足半日,還沒有裝殮。于是他趕到宮門告訴中庶子,稱自己能夠讓太子復活。中庶子認為他所說是無稽之談,人死哪有復生的道理。扁鵲長嘆說:“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試著診視太子,應該能夠聽到他耳鳴,看見他的鼻子腫了,并且大腿及至陰部還有溫熱之感?!敝惺勇勓在s快入宮稟報,虢君大驚,親自出來迎接扁鵲。
扁鵲說:“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謂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和合,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形靜如死,其實并沒有死?!?/p>
扁鵲命弟子協助用針砭進行急救,刺太子三陽五會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又將方劑加減,使太子坐了起來。又用湯劑調理陰陽,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太子感恩棄國來到蓬鵲山太子巖,跟隨扁鵲從醫采藥。
這件事傳出后,人們都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絕技。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后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聞、問、切,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于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后。扁鵲精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四、外科之祖——善做手術的華佗
華佗 (約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非常善于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癥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癥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后均告痊愈。原來華佗診視后,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于為治。
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后自覺病已痊愈,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逼鋾r,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愈,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發身亡。
另一患者徐某,因病臥床,華佗前往探視,徐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臥?!比A佗診察后,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后飲食漸少,五日后恐不測?!焙蠊缢远?。
華佗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后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后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后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臨走告訴了華佗家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陳登果然三年后舊病復發,并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采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去世了。(見《三國志·陳登傳》)
在周泰受重傷時,華佗醫好他,所以后來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時就說:“江東醫周泰者乎?”
黃疸病流傳較廣時,華佗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藥效作了反復試驗,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于后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
華佗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蝎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后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是頭痛發燒,病痛的癥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庇腥藢@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癥,李延是內實癥,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闭f完,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來了
心理療法
華佗善于應用心理療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な刈屓A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么不能說的?"于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狗腿治瘡
有一位極漂亮的姑娘,已經過了結婚的年齡,可是仍沒有嫁人,因為常期以來她的右膝,長了個瘡,不斷往外流濃水。華佗看過后,她父親問女兒的病情,華佗說:"派人騎馬,牽著一條栗色的狗跑三十里?;貋砗?,趁狗身子正熱時截下狗的右腳,拄在瘡口上。"不一會兒,有一條紅色的小蛇從瘡口中出來,進到狗的腳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出自《獨異志》)
吳普運動長壽法
華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廣陵的吳普和西安的李當之,皆聞名于世。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樊阿喜針灸,這三個弟子后來均成為有名望的醫家。
吳普遵照華佗的醫術治病,許多人被治好救活了。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該得到運動,只是不應當過度罷了。運動后水谷之氣才能消化,血脈環流通暢,病就不會發生,比如轉動著的門軸不會腐朽就是這樣。因此以前修仙養道的人常做“氣功”之類的鍛煉,他們摹仿熊攀掛樹枝和鴟鷹轉頸顧盼,舒腰展體,活動關節,用來求得延年益壽”。他的學生吳普施行這種方法鍛煉,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
漆葉青黏散長壽法
樊阿精通針療法。所有的醫生都說背部和胸部內臟之間不可以亂扎針,即使下針也不能超過四分深,而樊阿針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闕穴扎進去五六寸,而病常常都被治好。樊阿向華佗討教可以服用而且對人體有好處的藥方,華佗便拿“漆葉青黏散”教給他。藥方用漆葉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兩,按這個比例配制,說是長期服用此藥能打掉三種寄生蟲,對五臟有利,使身體輕便,使人的頭發不會變白。樊阿遵照他的話去做,活到一百多歲。
華佗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藥、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
華佗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著重要貢獻,華佗創編了一種鍛煉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也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同時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用來當作“氣功”。所以華佗也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
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終于把麻醉藥試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上最早的麻醉劑,他的發明比美國的牙科醫生摩爾頓( 1846年)發明乙醚麻醉獲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
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
華佗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杰出醫術的醫師。
五、醫圣——坐在衙門看病的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年—約公元215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并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侯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后來成為一代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而府衙自顧不暇,為爭權奪勢,發動戰爭。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愿望。
盡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但由于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根據“舉孝廉”制度,,在靈帝時(約公元168~188年),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
做官的張仲景接近百姓看病治療。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后來由于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應接不暇,于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后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里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對癥下藥的典故
張仲景在醫學上出了名,還虛心地為同行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
從前,一些郎中們,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后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地的郎中們,來給沈槐看病,都縮一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來。
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藥方,用五谷雜糧面各一斤,做成丸,外邊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雜糧面做成的藥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這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谷雜糧能醫???笑話!笑話!”
朋友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我看幾十年病,聽就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后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鄙蚧币宦牷腥淮笪?,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后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張仲景與餃子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里十分難受。
回到家后,由于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后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樣子像耳朵,又因為功效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并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 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并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
俗話說,“大兵之后,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后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傷寒病的人最多。如張仲景的家族,原來有200多人,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傷寒病。
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于是著手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由于這時候,東漢王朝動蕩不安,為了避亂,張仲景辭官來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于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后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寫成該書后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后人運回故鄉安葬,并在南陽修建了醫圣祠和仲景墓。
六、針灸鼻祖——大器晚成的皇甫謐
皇甫謐(215年—282年),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縣(今甘肅省靈臺縣或今寧夏彭陽縣)人。
皇甫謐出身于東漢名門世族,六世祖皇甫棱為度遼將軍,五世祖皇甫旗為扶鳳都尉,四世祖皇甫節為雁門太守。節之弟皇甫規是個文武全才,時為安羌名將,官至度遼將軍、尚書,封壽成亭侯,為涼州三明之一。曾祖皇甫嵩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拜征西將軍,太尉。后來,皇甫氏族漸趨沒落,但朝中仍不乏做官之人,皇甫謐的祖父皇甫叔獻,當過霸陵令,父親皇甫叔侯,僅舉孝廉。
皇甫謐生后遂喪生母,家道更加衰落,過繼給叔父,十五歲時隨叔父遷居新安(今河南義馬市),在戰亂中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叔父、叔母,尤其是叔母,很疼愛他。而皇甫謐自幼貪玩,無心向學,人們笑他是傻子。到了十七歲,人高馬大,竟“未通書史”,整天東游西蕩,像脫韁的馬,叔母對皇甫謐如此調皮搗蛋非常氣憤,恨鐵不成鋼,常常為他的前途而憂慮。
一天,她把貪玩的皇甫謐趕出家門,想要教訓他。誰知他到了外邊弄來了香瓜、甜果之類,洋洋自得地呈獻給叔母,以為如此“孝順”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誰知叔母更加氣憤,接過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著淚說:“你快二十歲了,還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順父母,就得‘修身篤學’”。他很受感動,噙著淚花發誓要悔過自新,改弦更張,矢志苦學。從此以后,他刻苦攻讀,虛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晉書·皇甫謐傳》)
皇甫謐從此改弦易轍,矢志發奮讀書;二十六歲時(公元241年),以漢前紀年殘缺,遂博案經傳,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紀》《年歷》等;四十歲(公元254年),叔父有子既冠,喪所生后母,遂還故鄉;四十二歲(即公元256年)前后得風痹癥,悉心攻讀醫學,開始撰集《針灸甲乙經》。
四十六歲(公元260年)時皇甫謐已為名聲鶴起的著名學者,魏相司馬昭下詔征聘做官,不仕,作《釋勸論》,仍耽玩典籍,忘其寢食,時人謂之書淫;五十一歲時(公元267年)晉武帝續詔不仕,相傳曾到陜西隴縣龍門洞、平涼崆峒山避詔;五十三歲時(公元269年),武帝頻下詔敦逼,上疏自稱草莽臣,乃不仕;五十四歲時(公元270年),又舉賢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書,武帝送書—車。
六十—歲時(公元277年),帝又詔封為太子中庶、議郎、著作郎等,皆不應,著驚世駭俗的《篤終論》;六十八歲時(公元282年),《皇帝針灸甲乙經》刊發經世,皇甫謐在張鰲坡去世,其子童靈、方回,尊父篤終遺訓,擇不毛之地,將其儉禮薄葬于塬邊。世人稱之為“皇甫冢子”。
他繼承了先秦以來一元論的哲學觀點,認為氣是構成萬物生命的根源,氣是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質基礎。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廩氣而成。他在《針灸甲乙經·精神五臟論》中說“兩精相搏謂之神”,兩性之精氣結合,產生新的生命,而新生命隨著形體的完備,也相應的具備了精神?!叭擞形迮K化五氣,所生喜、怒、悲、憂、恐”??梢娙说木駹顟B完全是隨著物質器官的形成而出現。人死后,形體消亡,精神就不存在了,“精歇形散”(《晉書·皇甫謐傳·篤終論》)正是這個道理。
皇甫謐還特別闡述了夢幻的出現,并不是因為精神能脫離形體而獨立活動,只是或因為某些因素的刺激,或是有些情緒變化沒有消除,或出于生理器官有病等才“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保ā夺樉募滓医洝肪砹?,至于夢有所不同,則是由于刺激的原因不同,或者有病的器官不同,如肝臟有病者,就常夢到忿怒,睡前吃得過飽,就會夢到給別人食物等。準確地表達了物質第一、精神第二,存在決定意識等唯物主義觀點。
皇甫謐不僅認識到自然界是物質的,而且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陰陽兩氣的矛盾中發展變化,促進了萬事萬物的盛衰榮枯和社會歷史的演化和進步。他還認為事物矛盾雙方不停地轉變,促成事物的發展和進步。陰陽不斷轉化,同時又互相制約。表達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皇甫謐所著詩賦誄頌論難甚多,又撰《年歷》、《高士》、《逸士》、《列女》、《玄晏春秋》等,并重于世,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門人摯虞、張軌、牛綜、席純,皆為晉名臣?;矢χk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并被譽為“針灸鼻祖”。
結語
國醫大師們不僅心智超群,著書立說,而且心懷天下百姓,濟世救人,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保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和文明傳承,所以必然為歷史所銘記!
本文版權屬于“明文廣記”所有,歡迎分享、轉載或引用,如果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于“明文廣記”!
歡迎關注“明文廣記”,一起發現新奇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