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艾灸品牌 艾灸企業 艾灸工廠 艾灸資訊 艾灸知識 健康資訊 艾灸產品 南陽艾

世界艾鄉資訊-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療效觀察

(來源:網友投稿 2023-01-18 21:26)
文章正文

王文炎,世界艾鄉資訊-馬志毅,熊源胤,王進軍

(1.武漢市中醫醫院,武漢 430014;2.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針灸治未病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武漢430061)

頸椎病是一種以頸椎退行性改變為基礎的疾病,主要由于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椎間盤突出,或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導致頸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受壓,或肌肉的勞損,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綜合征,具有反復發作的臨床特點[1-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人們的學習、工作及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手機或電腦,需要長期低頭或伏案工作,導致頸椎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且發病呈低齡化趨勢[4-5]。頸痛是頸椎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尤其在頸型和神經根型頸椎病中最為多見。大量文獻顯示針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療效顯著[6-8],并得到國內外認可[9-10],但遠期療效還缺乏臨床證據支持[11]。臨床實踐發現,常規針刺配合隔物溫和灸腎俞穴治療頸椎病頸痛,不僅具有很好的近期療效,而且具有較好的遠期療效,降低復發率,但缺乏足夠的循證證據支持。因此,開展本研究觀察常規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腎俞穴治療頸椎病頸痛的近遠期療效及復發傾向,以期為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提供臨床證據支持。

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均來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武漢市中醫醫院針灸科門診頸椎病頸痛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組(觀察組)與針刺組(對照組),每組45例。研究過程中脫落3例,其中觀察組1例(因療程中接受其他治療),對照組2例(1例因出差脫落,1例療程內頸痛發作服用止痛藥),共完成87例,觀察組44例,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依據2007版《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12]的診斷標準,符合頸型或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3]中頸椎病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頸椎病中西醫診斷標準;②以頸痛為主訴者,年齡18~60歲;③視覺模擬評分(VAS)≥3分;④近半年內未因頸痛接受針灸治療;⑤能理解量表內容,愿配合治療,并且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①符合脊髓型頸椎病診斷標準;②有頸部外傷史,既往有頸部骨折或手術史,或系統性骨關節病者;③有神經功能缺損(如肌無力或神經系統檢查異常)、先天性脊椎異常者;④凝血功能障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瘢痕體質,嚴重心、腦、腎等重大內科病或腫瘤患者;⑤不配合治療者;⑥服用止痛或激素類藥物者;⑦正在參加或3個月前曾參加其他臨床研究者。

2 治療方法2.1 對照組

取百勞、大椎、肩中俞、中渚穴?;颊呷「┡P位,充分暴露治療部位。選用0.25 mm×40 mm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穴位常規消毒后套管針進針,根據患者胖瘦直刺10~30 mm,得氣后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每隔10 min行針1次,每次行針30 s。每日治療1次,治療5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療程結束3個月后進行隨訪。

2.2 觀察組

針刺取穴、操作同對照組,同時采用隔物溫和灸。將炮附子研粉后以黃酒、飴糖調制成直徑 2 cm、厚0.3~0.5 cm圓形藥餅,中間均勻戳火柴棒粗細小孔5個;取雙側腎俞穴,在腎俞穴位上置附子餅,使用簡易艾灸器分別將直徑約2 cm、長4 cm艾條懸置于附子餅上方,距離約 1 cm,點燃行溫和灸,灸治過程中不斷將艾灰去掉,并保持艾灸與附子餅間距及火候;每穴灸 30 min,以穴部皮膚泛紅而不灼傷為度。療程同對照組。

3 治療效果3.1 觀察指標

評價時點為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3個月隨訪時。

3.1.1 主要指標

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PQ)[14],從疼痛程度、癥狀持續時間、夜間的針刺或麻木感、疼痛對睡眠的影響、對社交活動的影響、搬抬重物、讀書/看電視、工作/做家務和駕駛汽車9個方面評價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狀態,積分越高病情越嚴重。本研究使用的中文版NPQ量表已由香港浸會大學做了有效性評估[15]。

3.1.2 次要指標

McGill疼痛量表(MPQ)[16],由加拿大學者Melzack開發,包含疼痛分級指數(PRI)、視覺模擬評分(VAS)、現有疼痛強度(PPI),其中PRI又分為感覺項和情感項兩部分。各部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嚴重。最后計算總分=PRI+VAS+PPI。

3.2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3],結合Dziedic K等[17]報道進行綜合療效判定。

有效: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頸、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治療前NPQ得分-治療后NPQ得分>5。

無效:癥狀無改善或改善不明顯,治療前NPQ得分-治療后NPQ得分<5。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統計檢驗采用雙側檢驗,差異顯著性水平為P<0.05。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后、3個月后隨訪整體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療效相當。詳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3.4.2 兩組治療前后NPQ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NP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和3個月隨訪時NPQ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治療方法均可有效緩解頸椎病頸痛。兩組治療后NP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3個月隨訪觀察組NPQ評分低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近期療效相當,但觀察組遠期療效更佳。兩組治療后3個月隨訪時NPQ評分較治療后均有所升高,觀察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復發的可能性更小。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PQ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PQ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與同組治療后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3個月后隨訪觀察組 44 38.17±7.34 14.23±4.811) 15.24±3.271)2)對照組 43 38.45±8.01 15.48±5.621) 18.35±4.821)3)

3.4.3 兩組治療前后MPQ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MP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和3個月隨訪時MPQ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治療方法均可有效緩解頸椎病頸痛。兩組治療后MP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3個月隨訪觀察組MPQ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近期療效相當,但觀察組遠期療效更佳。兩組治療后3個月隨訪時MPQ評分較治療后均有所升高,觀察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復發的可能性更小。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PQ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PQ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與同組治療后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3個月后隨訪觀察組 44 18.65±4.53 3.99±2.161) 4.87±2.121)2)對照組 43 17.86±3.87 4.26±2.371) 6.03±2.951)3)

3.5 不良反應

針刺過程中出現1例暈針,1例局部皮下輕微出血,經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患者仍堅持治療,未影響整個治療過程。

4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和3個月后隨訪時,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與單純針刺治療后患者NPQ評分、MPQ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3個月后隨訪時發現,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患者NPQ評分、MPQ評分明顯低于單純針刺治療,兩組均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但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具有更好的遠期療效,患者頸椎病頸痛復發的可能性更小。

臨床實踐及臨床研究均顯示,針灸治療頸椎病頸痛具有較好的近期療效[18-19],但其反復發作是臨床上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提高遠期療效,降低復發率的問題,針灸同道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鹅`樞·禁服》:“緊則先刺而后灸之”,同時指出“緊則為痛痹”,提示痛痹應采取針刺聯合灸法的治療方法。狄忠等[11,20-21]采用針刺配合艾炷灸頸部穴位治療頸椎病頸痛,取得了較好的近、遠期療效,一致認為針灸治療頸椎病頸痛宜針灸并用,標本兼治,治標不忘固本,經絡辨證、臟腑辨證相結合,在針刺疏通經絡的基礎上,輔以灸法溫陽固本,可防止復發,提高針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遠期療效。此外,針灸同道提出治療頸椎病的新思路與新方法——“頸腰同治”,并得到了臨床實踐與臨床研究證實,確有較好的遠期療效[22-23]。

頸椎病頸痛屬于中醫學“項痹病”范疇?!端貑枴け哉摗?“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薄鹅`樞·百病始生》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闭f明“邪侵”是頸椎病發生的關鍵外因,而“正虛”是頸椎病頸痛發生的根本內因,內外相合而發病?!端貑枴づe痛論》:“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薄吨T病源候論》:“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機關,則使筋攣;邪客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边M一步說明寒邪客于足太陽經絡,不通則痛,是頸椎病頸痛的主要外因?!靶爸鶞?,其氣必虛”,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反復發作,損耗陽氣,陽氣不足是頸椎病頸痛發生及易復發的主要內因。因此,頸椎病頸痛的主要病因病機可概括為陽氣不足,寒邪客于足太陽經絡。

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既做到緊扣病機,針灸并用,標本兼治,經絡辨證與臟腑辨證相結合,又體現了“頸腰同治”的治療思路。隔物溫和灸法是將隔物灸和溫和灸相結合,集艾灸、藥物、穴位三者功效于一體,充分發揮艾灸、藥物和穴位三重治療作用的一種獨特艾灸治療方法,其安全無明顯不良反應,操作簡單方便。根據頸椎病頸痛的主要病因病機——陽氣不足,寒邪客于足太陽經絡,本研究藥物選用附子制成藥餅,穴位選雙側腎俞穴。附子,味辛、甘,性大熱,善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腎俞穴位于腰部,歸足太陽膀胱經,腎之背俞穴,為腎氣輸注與匯聚之處?!澳I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李中梓《醫宗必讀》),內藏元陰元陽,與膀胱相表里。附子之辛熱借助艾灸直接作用于腎俞穴,發揮直接外散客于足太陽經絡之寒邪,內補腎中之元陽,標本兼治的作用。同時,針刺取穴主要循經近端頸部取穴,聯合腰部腎俞穴隔物溫和灸治療,體現了“頸腰同治”的治療思路。因此,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不僅有肯定的近期療效,而且有較好的遠期療效,并可防止復發。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頸椎病頸痛方面,較之單純的針刺治療,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的療效,尤其遠期療效更佳。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標本兼治,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與“治病必求于本”的防治原則。因此,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不僅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而且有較好的遠期療效,并且隔物溫和灸灸力溫和持久,安全無不良反應,操作簡單方便,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案。當然,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較短,單中心完成,需進一步開展大樣本、多中心、隨訪時間更長的隨機對照試驗,為針刺聯合隔物溫和灸治療頸椎病頸痛提供可靠的循證證據。

猜你喜歡

頸椎病針刺針灸

清明的雨

散文詩世界(2022年2期)2022-03-10

  針刺鎮痛的臨床研究進展

現代臨床醫學(2021年5期)2021-11-02

  單純針刺與針刺配合半夏白術天麻湯的治療對比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2021年18期)2021-02-28

  腦循環與低頻電刺激聯合治療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的效果觀察

中華養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

  游泳 趕走頸椎病

今日農業(2020年17期)2020-10-27

  針灸

小天使·三年級語數英綜合(2019年2期)2019-01-12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年17期)2017-06-06

  鈦項圈治頸椎病有科學依據嗎等

飲食科學(2009年1期)2009-03-27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浙江中醫雜志(2004年10期)2004-03-08

  《中國針灸》雜志2000年總目錄

中國針灸(2000年12期)2000-06-13

 

上海針灸雜志2020年6期

上海針灸雜志的其它文章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太淵穴伏安特性   醒腦開竅針法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及對血栓彈力圖指標、神經遞質的影響   基于“腦腎相關”理論針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認知障礙療效觀察   核心肌群運動撳針法配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卒中后肩關節半脫位臨床觀察   針刺和中藥熱奄包聯合康復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不同頻率電針對急性期卒中后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康復的促進作用比較  

首頁
評論
分享
Top
黄片mmmmmm,日韩无码黄片免费观看,曰本做个黄色网站一女一男,黄片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