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內分泌 | 小便總是排不干凈,世界艾鄉資訊-也和糖尿病有關?
2023-01-18 18:40 來源: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簡說內分泌 | 小便總是排不干凈,也和糖尿病有關?
說到“尿頻、尿不盡”,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男性前列腺增生,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要警惕其可能是糖尿病的并發癥。
50歲的陳阿姨因血糖高達46mmol/L,收入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分泌科病房治療。住院后發現,陳阿姨病情并不是單純高血糖這么簡單。檢查后發現尿液中有大量白細胞,感染指標明顯升高,并且已有細菌入血,病情很嚴重。在對陳阿姨體格檢查時,發現下腹部明顯膨隆,行CT檢查提示:大量尿液潴留膀胱,這也是導致陳阿姨尿路感染、細菌入血的主要原因。
經診斷,陳阿姨屬于嚴重的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在此基礎上合并了尿路感染,從而導致了嚴重的菌血癥。
其實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早就有端倪了,陳阿姨回憶道“平時就有尿頻的癥狀,小便總是排不干凈,一用力經常漏尿,一直沒有重視,想想很是后悔”。
什么是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40%~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DNB。主要由于糖尿病病程長或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神經病變,使儲尿、排尿功能障礙,進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
如膀胱逼尿肌無力可引起尿潴留,表現為下腹膨脹、排尿困難,膀胱殘余尿量可達數百毫升甚至上千毫升;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可出現尿失禁,表現為尿急、尿頻、小便淋漓不盡;若膀胱逼尿肌與括約肌不協調可表現為排尿時間延長,排尿中斷等。
DNB除了上述癥狀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外,還可能反復導致尿路感染,以及尿路結石、腎盂腎炎、腎積水、甚者腎衰竭,危害極大。
應如何預防和治療?
DNB有發病隱匿的特點,因此早期篩查與預防尤為重要。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神經系統及泌尿生殖系統檢查,早期有癥狀,可做尿動力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醫學把DNB歸屬于“消渴”“癃閉”病證范疇,認為其病因病機多為脾腎虧虛,氣化失常,血瘀水停,內阻膀胱。消渴日久及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膀胱氣化無權,而溺不得出;或傷津耗氣,氣陰兩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陰虛血脈澀滯,形成瘀血。故DNB的預防除積極控制血糖,規律飲水,避免不良排尿習慣外,還可通過運用保健運動、中藥、針刺、艾灸、穴位貼敷等手段防治本病。
(1)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具有居家方便鍛煉的優勢,一般建議配合呼吸,收縮持續2-4秒,舒張放松2-4秒,每次做20組,每天做3次,3個月以上。具有增強盆底與括約肌力量,從而改善尿失禁、抑制逼尿肌過度活動。
(2)穴位艾灸
艾灸具有溫通經絡、益氣補陽、保健強身的功效。將艾灸點燃后放置艾灸箱或艾灸盒中,灸于下腹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等穴位,每次時間約30分鐘,一周3-4次。取其溫通補陽的功效,以溫腎化氣,通利小便。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燙傷皮膚。
(3)微針針刺
微針針刺具有調和陰陽、行氣通絡、扶正祛邪作用??赏ㄟ^辨證針刺中極、關元、石門、氣海、水道、三陰交、腎俞、膀胱俞等穴位。具有益腎行氣,通利小便功效。建議一周3次。
簡說內分泌 | 感冒頻發,糖友要做些什么準備?
簡說內分泌 | 糖友早餐怎么吃?
簡說內分泌 | 糖友腿如“大象腿”,是什么樣的???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分泌科致力于中西醫結合,采用中醫藥辨證和中藥燙熨、熏洗、針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療法對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熱等感覺異常。
?對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醫治療,保護胰島功能,強化控制血糖。
?糖尿病胃腸病變,中醫藥治療改善患者長期便秘、腹脹。
?對反復發作、遷延難愈的痛風性關節炎,采用中藥內服和梅花針治療,減輕癥狀,減少發作頻率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醫外治保守治療,減少截肢風險。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見腰背及雙下肢疼痛乏力等。
其它診治疾?。?/strong>甲狀腺疾?。ò卓?、甲狀腺炎、甲亢心、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肥胖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特發性水腫、高泌乳素血癥等。
劉振杰 主任醫師
擅長于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腸病等糖尿病并發癥以及代謝綜合征、痛風、多囊卵巢、甲狀腺炎等內分泌病代謝疾病。
李安香 住院醫師
中醫碩士,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疾病、痛風等內分泌代謝相關疾病的診治。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分泌科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