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后要做哪些調理?服用西藥退燒藥有哪些禁忌?12月30日,世界艾鄉資訊-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病毒防治專家訪談會,邀請本地醫療機構感染科、心血管內科、重癥醫學科、中醫科、兒科方面的權威專家,就目前救治應對、家庭護理、重癥預警、藥物使用、科學康復等感染者和康復期市民關注度高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吳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直屬內科第二黨支部副書記、脾胃病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李培武在訪談中,對“陽康”后的中醫調理及對癥用藥方面作出相關建議。
科學康復:“陽康后”也要“坐月子” 康復后別急著運動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 吳偉
問:老人應避免重癥的發生?
吳偉:老人要重點關注,因為他們多數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等基礎病,還有一些是腫瘤病人,往往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
奧密克戎傳染性非常強,雖然毒性減弱,但大家不要掉以輕心。奧密克戎在上呼吸道停留,只是一個初步的感染,要侵犯到臟器,是要通過人體ACE2受體在細胞膜表面結合,穿透、侵入到細胞內,從而在里邊釋放毒素,使得細胞壞死。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暴發性心肌炎、循環衰竭。另外也會影響ACE2相關的降壓藥物作用,心衰、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病人,都可能會因此引起血壓不穩定。病人如果發高燒、出汗多,血容量低,血壓不穩,甚至可因低血壓導致休克、心臟驟停,是很危險的。
所以,有基礎病的老人感染后,原來吃什么藥還要維持基本的量,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血壓、心率。家人要多關注他們,如果有胸悶、胸痛、氣急,要提高警惕。如果病情變化、癥狀加重了,一定要咨詢醫生,看看需不需要調整用藥劑量。
問:中醫藥在治療和預防重癥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吳偉:中醫治病就是調和陰陽。在嶺南地區,我們主要是用清熱、解毒、化濕等一些中藥。這類中藥喝下去不是馬上殺死病毒,而是把人體過亢過激的免疫反應壓下去。比如鼻咽、咽喉有很多病毒,通過喝預防涼茶,可以把癥狀控制在上呼吸道,而不進入到肺,乃至于不侵犯心肌和其他臟器。
中醫藥的參與可以使新冠病毒感染后避免普通型、輕型轉為重型。另外,一旦轉為重型、危重型,中醫藥也可以參與治療。中醫在對新冠疫情也好,在對其他疾病的防控也好,預防起主導作用,重大的疾病中西醫結合協同作用,在疾病的康復階段起核心作用。
問:一些陽康后患者核酸轉陰之后又復陽、發燒了,是怎么一回事,中醫調養要注意什么?
吳偉:復陽和病人個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一個可能是病毒在上呼吸道癥狀一過性好轉,由于抵抗力下降,病毒進一步入肺。還有一種可能是,人體鼻咽、咽喉有各種病毒細菌,也隨著呼吸進到下呼吸道,藏在支氣管、肺泡里的細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免疫反應,從而發燒,咳出來的痰或者支氣管鏡檢查取的痰液檢測又出現陽性了。
這種復陽的病人必須就診,血液檢查看白細胞,拍胸片、CT檢查,如果出現肺部陰影,出現肺炎了,就建議住院治療。
問:在當前感染后居家自我照護為主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預防或治療新冠的通用方,以便市民在藥店抓藥自行煎服?
吳偉:奧密克戎感染,基本病機和癥候都是一樣的?,F在門診80%~90%都是“陽康”的市民。我勸告“陽康”人群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注意中醫調養。有的人受到隱匿的心肌損害了,沒有太多不適,但如果不注意康復調養的話,容易出事。
中醫提到“余邪未清”“灰中有火”。陽康的患者可以一些用清熱養陰、益氣健脾補肺的藥物,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大補,燒鵝燒雞羊肉串羊肉湯這些太溫補了,用了等于火上加油,容易復陽、再燒。我認為陽康者也要“坐月子”,期間要內斂津氣,可以曬太陽、散步、太極拳、八段錦。
還沒有“陽”的市民,要預防感染,家里備一個紫外線消毒儀很有必要,可以用于消毒毛衣、外套等衣物,手部可用酒精做消殺。家里面可以用家里面的一些芳香化濁的中藥熏,如艾葉、蒼竹、石菖蒲、檀香等。
服用退燒藥后應多喝水、多休息
問:西藥退燒藥有沒有哪些副作用?
李培武:發燒是人體的免疫反應,可以激發人體的一些抵抗力。所以對于體質好的人群,如果是輕度中度的發燒,不需要口服退燒藥。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尤其是老人、小孩等體虛之人,還是要考慮退燒。常用的退燒藥成分最主要就兩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兩種成分作用都很顯著,但是也有副作用。
對乙酰氨基酚最顯著的副作用是肝毒性,不能用于蠶豆?。℅6PD缺乏癥)的人群;腎功能不全、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阿司匹林過敏人群要謹慎使用。謹慎使用就是要把握好用藥的指征,不要一超過37.3攝氏度就隨便用。對妊娠期婦女對乙酰氨基酚是比較安全的,可以在??漆t師的指導下應用。
布洛芬對肝的影響比較小的,但是在腎功能不全、活動性消化性潰瘍、阿司匹林過敏以及妊娠期婦女,是不能用的。
此外還要注意,吃了藥之后我們要多喝水、多休息。這些退燒藥往往的話都要間隔一定的時間,一般都是要6個小時才能吃,不要一兩個小時沒退燒就加量或者疊加用,容易造成肝腎損害。
問:“陽康”復工,還有部分復工市民還沒有轉陰或轉陰后仍有咳嗽、胸悶、鼻塞流涕等癥狀,是否仍需對癥用藥,在日常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李培武:鼻塞、咳嗽、胸悶這些癥狀都很常見,在恢復期,輕微的話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飲食調護,是可以慢慢得到緩解的。如果癥狀比較明顯,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工作時,還是建議用藥。
針對感染者的咳嗽、胸悶、鼻塞流涕、口干、口渴、氣短以及焦慮抑郁、情志不暢這些癥狀,擬定了以中醫的益氣養陰、化痰活血的方劑,包括有太子參、胡子、毛桃、茯苓、淮山、蘆根、瓜盧皮、毛冬青、丹參這些要組成的一個康復方。據觀察,這個益氣養陰、化痰活血的治療方法能夠改善患者的疲乏癥狀,提升心肺功能、緩解焦慮抑郁。
問:不少新冠感染者發熱后出現全身起紅疹的現象,原因有哪些?對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李培武:這種情況考慮和病毒感染有關。但不只是新冠病毒感染,其他病毒感染后,發生高熱、退熱后出現紅疹也很常見。隨著發熱咽痛等癥狀改善后,紅疹一般也會慢慢消退,大部分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瘙癢嚴重,可以外用鹵米松乳膏、爐甘石,千萬不要用手抓撓,以免破損后誘發感染。同時要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飲食,清淡為主。
問:出現口干、味覺消失,中醫如何調理?
李培武:中醫的理論認為“熱灼津液”,有些人出現口干、味覺消失,吃什么東西都不香,好像都沒什么味。我們講除了“熱邪傷陰”之外,與濕濁、痰濁有關系,蘆根、瓜蔞仁、瓜蔞皮、毛冬青,這些都是可助化痰、化濕。
問:恢復期很多患者出現胃脹、腹瀉,能怎么處理?
李培武: 胃脹、腹瀉這些消化道癥狀,往往跟病毒感染、吃的退燒藥等有關,很多表現舌質淡、舌苔白膩或厚膩,除了前面講到的飲食注意事項外,還可以按摩上脘、中脘、下脘穴。這三個穴位都在人體前正中線上、肚臍上方,定位簡單,健脾消食效果明顯。每天可按摩足三里,如有艾條可以進行艾灸,強壯脾胃。據我們觀察,很多胃脹、腹瀉的患者屬于脾胃虛弱夾有寒濕,可以口服藿香正氣丸、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
南都·奧一新聞記者 林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