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打通信息“任督二脈”,世界艾鄉資訊-讓數字“內力”更強
2023-02-22 12:00 來源: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打通信息“任督二脈”,讓數字“內力”更強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第二批81個千兆城市舉行授牌,至此,我國已有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在千兆城市中,由5G和千兆光網組成的雙千兆網絡,由于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等特征,能帶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各個領域的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巨大,從衣食住行,從語言交流到消費方式,數字經濟的各種應用場景已全方位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數字經濟儼然已成為經濟發展中創新最活躍、增長速度最快、影響最廣泛的產業領域。要實現經濟社會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在信息基礎建設、信息人才培養、數據應用及安全上共同發力,真正打通信息“任督二脈”,讓數字“內力”更強。
要“任人唯賢”,夯實數字發展之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需要良好的發展生態和濃厚的環境氛圍。要著力打造數字人才高地,堅持人才培養與引進齊頭并進,促進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協同引進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匯聚具備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高端專業人才,落實好專項待遇政策,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真正發揮出數字人才引技引智的強大功能。同時,要鼓勵和引導各類資金投入數字經濟,加大財稅和金融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從基礎層關鍵技術、數據平臺、硬件終端等全鏈條各環節進行完善,不斷增強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的擴散范圍和能力,為實現數字化場景落地應用蓄力。
要“因勢利導”,借好數字發展之力。大數據已成為最具時代特征的生產要素,也是塑造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要素,要以更高站位和全新理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緊扣“國之大者”新布局,使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國家戰略部署實施的最強能量。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緊緊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全面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上云、用數、賦能”成為常態。要堅持“拿來主義”,充分借鑒先進地區數字技術先進經驗,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動力,加快數字賦能產業進度,不斷開辟數字發展的“新賽道”。
要“洞若觀火”,守住數字發展之安。數字經濟思維能力和專業素質是領導干部應具備的數字知識、能力等要素的總和,在釋放數字賦能紅利、推動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領導干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數據思維,既要讓數據融入工作,也要保障數據的安全,要在打通“信息孤島”“數據煙囪”下功夫,從“被動等待數字化”變為“主動擁抱數字化”,主動洞察市場、社會、國家以及國際發展的最新趨勢,不斷提升數字治理能力和水平,創新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市場監管等模式,從“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轉變,把數字化技術應用到公共服務、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等各個場景中,讓數字發展潛力得到不斷釋放,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郝天林 中共定州市委組織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