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世界艾鄉資訊-因此,睡眠這件事情,被醫學家廣泛關注,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概莫能外。然而,能否擁有一個好睡眠,卻又不是人人都能自由掌控的,有的人可以倒頭就睡,有的人卻徹夜難眠。因此,中醫強調,“睡眠好,身體才好”!
《黃帝內經》關于人體睡眠,有一套深邃的理論,對于睡眠方面的生理機制的認識十分系統,并從多個方面闡釋了睡眠障礙(寐寤失常)的病因病機,并指出:陰陽變化是寐寤的根本機制,營衛運行是寐寤的關鍵要素,五臟藏精是寐寤的物質基礎,脾胃升降是寐寤的動力來源[1],對于睡眠異常方面的治療與養生,起著重要意義。
《黃帝內經》不僅完善了睡眠問題的機制,還創造了治療方劑,也就是半夏秫米湯。半夏秫米湯至今仍在臨床中廣泛被用于治療失眠,但是由于需要使用大劑量的生半夏,水平一般的醫者恐怕難以駕馭它。因此,醫圣張仲景的失眠良方就更加下里巴人化了,不管你是紅墻御醫,還是赤腳醫生,都可以得心應手的運用此方。這個方劑究竟是哪個呢?它就是——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是源自醫圣張仲景的一個千古良方,全方由“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二兩”組成[2]。煎煮方法,用水1600毫升先煎酸棗仁,待到水煎至1200毫升時,再加入其他中藥,煎煮藥液至600毫升,每次服用150~200毫升,每日三次?,F代用法是,炒酸棗仁15g,知母、茯苓、川芎各6g,甘草3g,水煎服。
對于酸棗仁湯的適應證,醫圣張仲景可謂是惜墨如金,僅僅七個字概括——“虛煩虛勞不得眠”。拆開看,主要是四個方面,虛、煩、虛勞、不得眠。而酸棗仁湯主要針對心肝血虛、虛熱內擾所致的虛煩失眠,臨床表現除了虛煩失眠之外,還有“心悸不安,頭目眩暈,咽干口燥”等主要癥狀,方藥如果對證,湯藥下咽,便能“魂藏魄靜、神凝眠安”,因此清代醫學家羅美稱贊酸棗仁湯為“治虛勞肝極之神方也”[3]!
酸棗仁湯僅僅5味中藥,為什么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呢?主要還是配伍奇妙,全方以酸棗仁為君藥,主要發揮養血補肝、寧心安神的作用;茯苓、知母為臣藥,其中茯苓主要起到健脾滲濕、寧心安神的作用,知母主要起到滋陰潤燥、清熱除煩的作用;川芎為佐藥,主要起到養血調肝的作用;甘草為使藥,主要起到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的作用[4]。全方的配伍,具有“養中兼清、補中有行”的特點,而且治標又治本,養心并除煩。
文獻研究發現,中醫復方治療失眠的方藥,以酸棗仁、甘草、首烏藤最為常用;藥物類別以補虛藥、安神藥的使用頻率最高[5]。也有對《中醫方劑大辭典》中治療失眠的方藥進行了分析,發現單味中藥頻次最高的有以下幾類:安神藥(酸棗仁)、補虛藥(甘草)、清熱藥(生地黃)、利水藥(茯苓)、祛痰藥(半夏)、收斂藥(五味子)、活血藥(川芎)、理氣藥(陳皮)[6]。醫院臨床研究發現,治療失眠頻率排序居前10味中藥的使用主要以酸棗仁湯為基礎方[7]。
由此可見,酸棗仁湯可以說是繼半夏秫米湯之后,治療失眠的一個通用方。失眠這種病癥不可忽視,尤其是頑固性失眠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而臨床研究發現,應用酸棗仁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可明顯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副作用小,療效滿意[8]。
對于酸棗仁湯治療失眠,現代藥理對它也得到了證實。藥理研究發現,酸棗仁湯具有鎮靜催眠作用,增強學習記憶作用,抗焦慮作用,抗抑郁作用以及降血脂作用[9]。對于酸棗仁湯治療失眠,藥理篩選研究結果表明,酸棗仁湯中的脂肪油、揮發油、酚酸類、皂苷類物質具有鎮靜催眠作用,酸棗仁湯中的生物堿類具有催眠作用,這些化學成分是酸棗仁湯發揮鎮靜催眠作用的主要藥效物質基礎[10]。
對于酸棗仁湯,全方的焦點還是酸棗仁這味中藥,雖然在《神農本草經》中沒有記載它治療失眠的作用,但是在《名醫別錄》里卻記載了。而且,酸棗仁只要搭配得當,可是五臟都可調,配伍當歸、人參,可以斂心;配伍當歸、芍藥,可以斂肝;配伍當歸、白術,可以斂脾;配伍當歸、麥冬,可以斂肺;配伍當歸、黃柏,可以斂腎。怪不得《神農本草經》說,酸棗仁“久服,安五臟”的。
宋代醫學家蘇頌、元代醫學家王好古、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對于酸棗仁的用法都提到了生用和炒熟,生用主要用于好眠多睡,因為這個屬于熱,因此生用;熟用主要用于膽虛不眠、煩渴虛汗,因為這個屬于寒,因此炒用。但是,現代臨床中,酸棗仁湯中所用的酸棗仁大多炒熟。
當然,也有醫家研究發現,酸棗仁生用效果可能更好。丁浮艇先生的使用經驗是這樣的:“生用即可,不必炒;若炒宜輕,稍重易使仁中油氣揮發,減其安神之效”;并對酸棗仁的劑量,概括為“用量宜二兩或三兩”,對于酸棗仁的煎法,提出“用時搗碎,易煎,不必先煎”[11],見解獨到,頗具慧眼。
參考文獻
[1]王玉芳.《黃帝內經》論寤寐及其意義[J].中醫藥信息,2016,33(4):41-43.
[2]鐘相根,鄭子安.張仲景傳世名方·金匱要略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
[3]馬淑然.古今名醫方論白話解[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4]溫佩儀,賴勇.酸棗仁湯治療失眠機理探討[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6):561-562.
[5]雷婕.失眠文獻用藥規律分析及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3:1-68.
[6]張瓊瓊,劉平,趙金蕾,等.基于數據挖掘《中醫方劑大辭典》中治療失眠的用藥規律[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9,21(5):923-930.
[7]葉愛軍,穆林,張碧華.6765 張治療失眠中藥飲片處方用藥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10):1245-1246+1250.
[8]張月霞.酸棗仁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8):123-124.
[9]沈映君.中藥藥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10]邵曉虹,胡長明,黃攀攀,等.酸棗仁湯鎮靜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篩選[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40-43.
[11]丁德正.酸棗仁湯治療精神疾病舉隅[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1):152-154.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