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是醫圣張仲景的故鄉,世界艾鄉資訊-也因“天然藥庫”“世界艾鄉”聞名遐邇。
當地流傳著“家有三年艾,不求郎中來”的老話,發展“艾制品”的歷史是不少當地人信手拈來的故事。
從地頭隨處可見的“野草”,到保健品中的“網紅”,如今,電商風潮來襲,艾草產業的潛能被再度挖掘。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南陽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艾草基地,種植面積超過24萬畝,種植產值超過7.2億元。同時,全市艾草種植、加工、電商企業約3000家,電商交易額超80億元,達到全國市場70%以上,悄然成長為全國最大的艾制品電商產業帶。
“以前做飼料喂豬的艾稈,現在加工成了‘泡腳藥包’,不僅網上熱銷,價格也翻了好幾倍,很多農民都跟著致富啦!”日前,南陽某艾草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地道的“艾鄉人”從去年開始將銷售重心轉移到電商平臺,目前日均能夠達到1000單。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艾草觸電”已成了有趣的產業圖景,眾多“艾制品”商家正在“飛速筑巢”各類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有機會體驗到這種傳統又現代的保健方式。
“下了這個坡就是以前的家了,耕地也都變成水了?!痹诘そ谒畮炫缘匿来h九重鎮樺櫟扒移民新興社區,記者見到了南陽某艾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南陽淅川縣先后動遷40萬人,被冠以“中國水利移民第一縣”;而九重鎮又因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被稱作“渠首”。作為移民大軍中的一員,張永紅和不少村民一樣,在搬遷時遭遇了對未來的迷茫。
“2011年中線工程二期動工我們就開始搬了,當時都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后來不少朋友告訴我,南陽的艾草做得非常好,很有前景?!痹摽偨浝碚f。
在外打拼多年,最不缺的就是闖勁和鉆勁?!暗谝荒攴N下去光除草就花了幾十萬元,艾草嬌貴,‘怕旱又怕洪’,第二年地里都裝了排水設施,又打了深水井,產量和收益才上來?!?br/> 張永紅種的艾草經過收割、晾曬之后,一部分做成艾絨,一部分做足浴包,這些工作都由村里的“移民”完成。從2018年起,他將自家艾草初加工產品放到拼多多上銷售,并自學攝影、修圖等技能,一人身兼運營、客服多職。
現在,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擴建加工廠房,搞深加工,通過電商平臺把自家品牌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