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世界艾鄉資訊-河南省教育廳定點幫扶的南召縣城郊鄉竹園溝村,因地制宜探索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教育賦能、文化育心、電商直播”四位一體幫扶模式,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持續開展“雙基”(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攻堅、“志智”雙扶、促進“兩業”(產業、就業)發展和“兩貌”(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提升,發展紅桃種植1002畝,打造現代農業“智慧桃園”,成立了“萬里香”農民種植合作社,增加群眾收入;建成占地102.2畝可容納3500名學生的現代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兩所;培育建設養殖豬、羊、雞的潤鵬、里溝、北溝三個家庭農場;高質量建設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中心,培育文明鄉風,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竹園溝村形成黨建、教育、文化、電商“四張名片”,助力“五星支部”創建。
黨建引領。省教育廳黨組高度重視駐村幫扶工作,去年12月8日,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毛杰上任后首次調研第一站即冒著嚴寒到村指導,慰問特困教師;廳機關4個先進黨支部定期點對點到村“會診”,連續派出4任駐村第一書記以“在崗在位在狀態、敢闖敢干敢擔當、不等不靠不欠賬”的精神作風,帶領竹園溝村兩委依托占地4畝的黨群活動中心,持續開展黨建活動。
竹園溝村黨支部在2021年三次洪水來臨時,一次次用“先救群眾”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利用文化廣場、村頭大喇叭、微信群等平臺,構筑起多層次、多角度優秀文明人物典型宣傳矩陣,塑造“黨員在身邊、人人可學做”的良好氛圍。
教育賦能。經多方調研論證,省教育廳爭取專項資金2700萬元,在村山坡上占地78畝,占地面積達533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7680平方米,綠化面積2680平方米,專門招收農村留守兒童現代化寄宿制初中;協調爭取資金3200萬元,在村建成占地24.4畝,建筑面積19233.45平方米,專門招收外來務工子女的農村寄宿制小學;邀請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依托河南省鄉村規劃虛擬仿真工程研究中心,為竹園溝村“量身規劃”桃花林、桃花潭、桃花泉等集生態旅游產業發展項目。為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田秀才”“土專家”,推動南陽師范學院、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南陽農業職業學院3所高校和南召縣政府、衛校、職高在村合作建設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艾產業、丹霞三個產業學院落地到村;爭取國家農發行貸款30億元,在村征地1300畝,依托南召碳酸鈣、艾草、林蠶菌等三大產業,爭取“南陽竹園溝產教融合示范區”項目落地到村,形成“一區三院”發展格局。邀請鄭州大學、南陽農業職業學院鄉村干部學院“科技特派員”到村開展科技種養殖技術、民法典、交通安全法、國家安全法、電子商務、烹飪、心理咨詢等專業培訓5期,培訓農戶360人次,提升了人才、干部、黨員三個群體的素質。每周為留守兒童開設關愛課堂,觀看愛國主義電影,舉辦傳統文化知識有獎問答,省教育廳駐村第一書記方治強自費買蛋糕和生日禮物,為困難家庭孩子過生日,六一兒童節,省教育廳對村小學297名學生開展捐贈校服、運動水杯、手表等活動;重陽節,省教育廳每年專門對全村134名60歲以上老人開展節日慰問,村兩委春節還對老人們發放100-300元不等的慰問金和春聯,老人們每年都開心過大年,衷心感謝黨的好政策。
寒暑假組織青年大學生志愿者入戶送家教
文化育心。投資300萬元,占地5畝的古色古香竹園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由村兩委、監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組成的移風易俗工作委員會,統籌鄉風文明各項工作,加快構建黨支部集中統一領導,明確黨員干部、村組組長、網格長、網格員、村醫、護林員、保潔員、護河員、志愿服務隊等公益人員職責定位,壓實全村7個黨小組,12個網格長的主體責任,牽頭成立“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理事會,矛盾化解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等協調機構和建立陽光志愿服務隊和春雨義工愛心社公益組織,注重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在鄉村治理各環節的德治、法治、自治工作的“雙把關”作用,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遏制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工作中,通過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銅器表演、“村規民約十條”編成“順口溜”、“快板書”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等鄉村治理制度宣傳出去,深入人心,發揮了重要作用,減輕大家在婚喪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禮支出負擔,營造婚事新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文明風尚,弘揚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在全村15個自然村中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的工作格局。
每年重陽節組織慰問老人
電商直播。聯合北溝、東莊、大莊、董店等周邊6個村黨組織黨員61名,成立“城郊鄉電商產業聯合黨支部”,探索“黨建+電商+培訓+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鏈,會同南召職業中專,爭取310萬元,把占地2畝的電商產業實踐實訓基地建到村里,完善培訓和直播硬件設施設備,免費讓返鄉創業者使用,把手機變“新農具”、數據變“新農資”、直播變“新農活”,有效盤活農村市場,創立“竹園農特、南都優品”兩個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品牌授權使用標準及授權使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帶動村內外110余農戶增收。摸清村里各類鄉土人才、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基本情況,引進淘寶大學(河南中心),引進阿里云河南創新中心設立竹園溝村村級電商創新示范點,探索并實現一村供一域(網絡社群),建立電商人才培訓轉化機制,按照“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要求,制定了詳細的人才培訓計劃,作為南召縣技能證書認證考點,針對適訓人群開展普及培訓、初、中、高級培訓,培訓拿到電子直播技能證書人員1223人。竹園溝村攥指成拳抱團發展工作模式成效多次被南陽市委組織部在唐河、鄧州等地召開的推進會上介紹經驗。(肖雙來)
駐村第一書記方治強在南陽市駐村第一書記培訓班上做經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