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艾灸品牌 艾灸企業 艾灸工廠 艾灸資訊 艾灸知識 健康資訊 艾灸產品 南陽艾

世界艾鄉資訊-南陽,“藥”有底氣

(來源:網友投稿 2023-03-23 22:54)
文章正文

東漢末年,世界艾鄉資訊-時疫肆虐。

一場殺傷力極強的傳染病迅速蔓延村子各個角落,百姓束手無策。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國家人數銳減,千萬人喪命。

一位來自南陽的醫者將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生逢亂世,他選擇棄官從醫,發誓要攻克傷寒癥,解決病亂。經過數十載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他發明的醫藥方子最終結束了持續長達五十年的瘟疫。

他叫張仲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后世稱其為醫圣。如今,1800多年過去,先人雖已遠去,但他的精神依然浸潤著故鄉南陽的每一寸土地。

文化賡續,“仲景精神”浸潤中醫藥名都

南陽,是張仲景的故鄉和長眠之地,更是中醫藥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仲景文化,便也由此成為了南陽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醫藥文化。

作為醫圣故里,仲景文化的發源地,中醫祖庭醫圣祠奠定了南陽中醫藥在全國的地位,成為仲景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每年有上萬名中醫藥界人士來此拜謁醫圣、尋根問祖、游覽祈福。

走進醫圣祠內,《傷寒雜病論》的藥方展板映入眼簾?!按笠叱隽挤健?,今天的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中醫藥。在《傷寒雜病論》中的經方基礎上化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湯,成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國乃至全球抗疫中成效顯著,推動中醫藥成功出海,也讓“仲景文化”大放異彩。

為進一步弘揚仲景文化、傳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精神,南陽市傾力打造醫圣祠文化園。文化園以醫圣祠為核心,聚焦“仲景、中醫、文化”主題,打造傳承仲景精神、弘揚中醫文化、引領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

近年來,南陽在推動仲景文化品牌提升上持續發力。南陽將農歷正月十八張仲景誕辰日所在周設立為“仲景文化宣傳周”,廣泛宣傳仲景文化,開展中醫藥科普教育,營造濃厚學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社會氛圍。

從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九屆仲景論壇,再到三期仲景書院培訓班,南陽持續加強仲景文化的品牌提升,繼續辦好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仲景論壇、仲景書院,面向世界建成中醫藥文化地標,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不斷提升仲景中醫藥文化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

藥材馳名,“世界艾鄉”“八大宛藥”并蒂

東經110度,北緯32度。從地圖上看,南陽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

地形的立體性和氣候的過渡性,使得南陽成為了南北動植物兼有的天然藥庫。

南陽中藥材自古品質優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經方用藥主要選自南陽道地中藥材。

據統計,南陽有中藥材2436種,第四次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調查到野生重點品種934個、中藥材種植品種79個、種植面積185萬畝。山茱萸、辛夷、桐桔梗、裕丹參、唐梔子、宛艾、金銀花、夏枯草被確定為新的“八大宛藥”。

高品質的藥材質量已經成為中醫藥行業邁入黃金發展的關鍵。近年來,南陽市充分發揮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深入開發“八大宛藥”,提升“宛藥”品質,建設一批規范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和“定制藥園”,建立現代中藥公共研發平臺和現代中藥科技產業園,打造河南省現代中藥優勢產業走廊,完善中藥全產業鏈,形成全省中藥產業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南陽中藥材的亮點之一,南陽的艾草產業正逐步成長為譽滿天下的著名品牌,成為了年產值突破百億元的產業。去年8月,南陽市人民政府印發《南陽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2021-2025)》(以下簡稱“計劃”),這標志著南陽市在推進艾產業發展上又邁出堅實步伐。

計劃指出,到2025年,全市艾草種植面積增至35萬畝,年產值2000萬以上企業由100家增至200家,億元以上企業由3家增至15家,建成3-5個艾草產業強鎮,5個艾草專業園區和5個艾草專業市場,全市艾產業年產值由110億元增至300億元。

開局落子,一年以來,南陽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取得了明顯成效,艾草全產業鏈格局形成跨越縱深發展:

目前,南陽艾草種植面積近30萬畝,野生艾草年利用12萬噸,全市已注冊艾草種植加工企業1551家,批發零售3132家,年產值上億元企業3家,帶動30余萬農民從艾草種植、采收、加工、銷售中收益。艾草加工企業已開發出藥用、灸用、食用、日用工業品等6大系列、160多個品種艾制品。道地藥材“南陽艾”在南陽進行規范化種植推廣,南陽定期組織種植技術培訓,開展艾草品質種質資源研究,為大力發展艾草產業增添了信心。

建立健全艾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如今,南陽正朝著“世界艾鄉”目標前進,在推進全國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闊步前行。

問計長遠,開啟中醫藥強市建設新征程

從2016年開始,中醫藥產業就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好,成為強勁的新經濟增長點。讓業內倍受鼓舞的是,2021年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3月份,《“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發布;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

系列政策的落地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指明方向,為行業發展增添助力。國家領導人多次定調,為中醫藥發展“把脈”,表明了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堅定決心。

近年來,南陽市確立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的戰略目標,開啟中醫藥強市建設新征程。

南陽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列入政府組成部門的中醫藥發展局,設立中醫藥發展工作委員會,形成由市到鄉完整的中醫藥行政管理體系。

為了促進中醫藥發展,南陽市政府先后印發了南陽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扶持措施》和《南陽市建設張仲景健康城專項實施意見》《南陽市現代中藥產業發展暫行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成立河南南陽張仲景基金會,設立10億元規模的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基金,為中醫藥發展提供支持保障。

同時,南陽還以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強力推進“醫、保、教、產、研、文、貿、養”八位一體協調創新發展,努力在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扛大旗、走前列。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作為推動中醫藥發展的“先行軍”,南陽深諳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打造人才高地,從培養繼承者入手,從根源上解決中醫藥人才短缺的問題。此前,南陽市已經把恢復張仲景國醫大學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今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支持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實施“仲景人才工程”,辦好仲景書院和仲景學堂等。

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在第十五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暨第九屆仲景論壇開幕式上說,南陽將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博物館的指導下,高標準建設張仲景博物院,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建設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擬將南陽市中醫院作為張仲景國醫大學的直屬臨床教學醫院,同時推動南陽醫專一附院、醫專二附院等作為張仲景國醫大學附屬醫院。

中醫藥事業越是邁向高質量發展,就越要推動中醫藥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融合發展。近日,南陽發布《南陽市“十四五”中藥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將依托南陽中藥產業基礎、地域優勢、承載條件,按照“科技興業、提產保質、鏈條延伸、特色突出、循環發展”的思路,以規范發展中藥農業、壯大升級中藥工業、推動拓展中藥商業為著力點,逐步實現中藥產業“三產聯動融合發展”的閉環體系,初步形成“布局科學化、種植規范化、生產現代化、產品高端化、企業品牌化”的現代中藥產業集群。至2025年,全市中醫藥產業產值超600億元。

推進醫圣祠文化園建設、打造中藥產業高地、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叫響“八大宛藥”“南陽艾”等品牌、推動仲景文化走出國門......中醫藥振興之路,就藏在這些務實的舉措和前瞻的規劃當中,屬于南陽的下一個“仲景傳奇”,剛剛寫了開頭。(陳欣欣)

首頁
評論
分享
Top
黄片mmmmmm,日韩无码黄片免费观看,曰本做个黄色网站一女一男,黄片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